东宫禁脔H 调教|你敢碰太子妃?后宫秘事终曝光
春日的阳光透过殿角的琉璃瓦,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穿着素青色宫裙,发间的金凤钗倒是显得低调。那些太过华丽的首饰,此刻成了众矢之的——这身份不明的女子,怕是连皇亲国戚的身份也遮掩了。

脚步声渐近时,我看见她偷偷抬手擦了把额头的汗。方才一路跪拜行礼,那细嫩的手腕上分明还泛着红印子。这些细枝末节,我蹲在浣衣局数浆洗的皂角时都瞧在眼里。昨日后院拾到的半边铜镜背面刻着字,她倒也胆大,竟在更衣间公然给镜面蒙布。
殿门里的脚步顿住,接着传来一声像是被掐住脖子的闷笑:"来人,赐座。"
檐角下的棋局
三月三上巳节,太子殿下忽然惦记起了去年那盘残局。这个时节最不适合在檐下摆棋,汗水打湿棋盘不说,浮尘还爱往子儿里钻。可太子妃歪着脑壳听命的样子让人心惊——她明知那方朱漆棋桌年头太长,木纹里头养着三寸长的绿头蜈蚣。
午后的茶水端上来时,我的目光特意追着茶杯口泛起的浮雾。她正襟危坐,袖口垂着十指如葱的玉手,却在第三个宫娥倒茶时眼角微跳。那些端茶的皆是刚进宫的,倒茶的力道重得能把水花溅到棋盘上。果然,最后一滴茶水沿着棋盘边缘流下来时,太子殿下发出一声变了调的笑。
"掌灯。"
银色的镯扣印
更衣时总要拢袖子,这是每个新妇都要学的规矩。可她拢袖的动作慢悠悠的,慢得能让旁人看清那只镯子底下深褐色的印痕。那镯子是太子亲赐的,金丝编的纹路里头暗嵌着细银丝。夜晚卧房里,那镯子碰到铜床柱时发出的尖锐声响格外清晰。
外头风铃响了几回,脚步声渐渐逼近时,我听见了不同于以往的声响——不像寻常夫妻行房时的私语,倒像是在传授什么密术。等到铜盆里的水冷了再换时,她弯腰的动作僵硬得很不自然,后背上新添的鞭痕连骨节都泛着紫青。
这时节的梨花落得勤,院中清扫时总要多预备两把扫帚。三更天那场雨来得急,雨水顺着廊檐滚落,正浇在那柄沾着血迹的鹿皮软鞭上。
眉心的痣
御膳房今儿个摆的碗筷都齐整着,可饭粒落桌时却起了怪异的声响。仔细看才发现底下的漆器托盘原本是镏金,此刻金箔剥落处显出细碎的指甲印。她夹菜的指尖忽然抽搐了一下,那个微小的动作让一筷子豌豆骨碌碌滚到碗边。
酉时三刻,太后要摆茶。跪在永福殿门口时,她忽然弯腰去捡掉落的玉佩。那个低身的动作恰到好处,太后的宦官总管眼里的杀气一闪而逝。后来听说,那玉佩背面刻着的图案和西市卖艺的盲婆婆年年春天都会念叨的咒语似曾相识。
东宫月
月上柳梢时,卧房里的烛火忽然亮得刺眼。太子妃递来的茶盏口带着不自然的热气,茶香里混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腥气。她盯着茶盏发呆的模样太过刻意,连带下首的金丝团龙锦被都显得谲诈得很。
等门外传来廊下更夫打更的梆子声,铜床栏杆外头那枚铜锁终究还是亮了。那些年日日出现在令牌架上的虎符,此刻正被钉在房梁的暗钩上,与吊着的红灯笼一起随风晃动。
朱漆门后
拂晓时的东宫门庭冷清,连看门的老秦都躲在门房里打盹。她从卧房出来时脚步虚浮,外头递进来的汤药滋味奇特得很,香味里头混着松脂与晒干的蛇蜕的苦涩。那些汤药罐子倒净了,总要再用布条擦三遍,可总擦不净罐底那层黏腻的黑膜。
太阳刚爬上东华门,内务府的老总管就捧着匣子候在丹陛石上。匣子里头躺着半块青玉,与前几日御花园里断裂的佛龛底座严丝合缝。她跪着接玉时,袖中藏的那截青铜簪子差点划破她的手臂。
血色嫁衣
酉牌时分的喜讯来得太巧。后院缝制喜服的布料摆得满地都是,可针线笸箩底下翻出的字条墨迹未干:"三日后月圆之夜,朱雀门等。"
那些用金线绣的龙凤纹样,在烛光下抖出细碎的光。太子妃比往常更早上了床,却在换嫁衣时抖出一片指甲厚的血色渍子。那些血渍渗透在衬里的蝉翼纱上,在腰椎那里连成诡异的弧度。
锦鲤池底
御花园的锦鲤近来格外肥硕。太液池边上总有近侍端着鱼食逗鱼,可那金灿灿的饲料堆在石板上,却不见半条鱼上来。太子妃总爱靠在池边看鱼,可她那些花瓣似的指甲印在池沿青石上,终究还是被扫地的宫女看到了。
# 太阳高照
午时三刻的更声响了三次。皇后娘娘带着贵人嬷嬷到东宫赐福时,恰好碰上太子妃行宫礼。那跪拜的礼数行得太过周全,行到第三遭时,头面的银丝步摇差点栽进明黄色的龙袍里。
后头送来的两碗燕窝汤,一碗浓稠得能把勺子竖起来,另一碗入口即化得像雪水。太子妃捧着碗的手指节泛着青灰色,和她腰间坠着的青玉牌在同一个光谱里。
雨夜追凶
那个雨夜的事,御膳房的小厮记得最清楚。送来的虾仁盖浇饭里,夹着两片发青的竹笋。太子妃扒饭时筷子戳漏了青瓷碗,露出底下澄澈的冷蓝色,像是老颧鸟眼珠子的颜色。
# 结局
次日清晨的御猫在东宫门枢上打盹。那些无辜的眼神里藏着心事,直到铜镜背面的字影被露水沁湿,才算彻底消散。